为深入推进东西部教育结对帮扶工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推进教研教改,凝练可辐射经验,同时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引导教师合作学习、共同研究,12月9日,由无锡市新吴区教育局主办,无锡市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管理服务中心承办,无锡市新吴区少年宫协办的2021新吴区东西网络扶智“双师课堂”交流活动暨“无锡市教师发展基地校项目”推进现场,在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和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彩虹小学两个会场举行。
“双师课堂”是一种旨在促进教育均衡的、公益性的、创新型的教学方式。此次活动利用专业的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令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和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彩虹小学这两所相隔千里的学校实现了“面对面”同步互动。
活动中,来自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的沈苹老师为两地学子带来了四年级心理《 创造改变生活 》一课,通过情境故事和多种合作探索体验,让孩子们感悟创造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过程中沈苹老师融合故事导入及多种方法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巧妙结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体会动手创造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引导学生拥有自己动手创造的意愿,激发了对于创造的兴趣。
随后,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的陈娴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三年级音乐课程——《 八只小鹅 》。
教学中涉及复习巩固音符、初听、导入、视唱等环节,陈娴老师凭借活泼生动的教学互动方式、灵活多样的的教学手段,带领两地学生理解和感知音乐。陈娴老师还在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律动,通过动作来表达和传递音乐的内涵和情绪,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的美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稍事片刻后,活动进入专家点评环节,两位来自音乐教育和心理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分别指出了两节课的特色和亮点。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张莲指出:陈娴老师的音乐课堂展现出了音乐最大的育人功能,让孩子们在体验和尝试中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释放和愉悦,并且通过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将愉悦氛围传递给了在场的我们。此外,音乐也很好地成为了两地学生间的纽带,在时空中达到了很好的共鸣。
无锡市高等师范学校心理学副教授黄立新表示:在沈苹老师老师的心理课堂中,最大感受是温暖、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这种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打开内心世界,将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充分表达出来,这也体现了心理课堂和学科教育的一个重大差异。
活动最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彩虹小学校长刘成旭、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副校长朱峰都对此次“双师课堂”互动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两位学校领导都认为“双师课堂”的技术成熟能为教育开辟一条新的通途,高品质的“双师课堂”优势十分明朗,通过“双师课堂”构建的教育新样态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教育的希望。未来,这类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的双线混合式教学模式一定会遍地开花,成为新的教育常态,同时也希望教育工作者们能坚持学习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提升教学工作水平,实现更完美的教学效果。
此次新吴区东西网络扶智“双师课堂”交流活动,打破了两地学校之间地域上的藩篱,实现了教师间互动、探究、研讨、体验一体化,强化专业引领,提升教学能力,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推进了教育均衡和质量提升,让梦想绽放“云端”,催生教育智慧,点燃教育激情。